“最美禁毒人”張書巖:銀發(fā)執(zhí)炬 丹心燃亮無毒路
近日,福建省首屆“最美禁毒人”張書巖走進屏南一中高中部,為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禁毒課。課堂上,他深入淺出地普及禁毒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指導學生完成禁毒題材的剪紙、拓片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禁毒知識。
禁毒宣傳進學校、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張書巖年逾古稀,卻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多年來,他積極投身于禁毒宣傳活動,以實際行動奏響禁毒的時代強音。
時間回溯到2009年,退休后的張書巖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屏南縣棠口鎮(zhèn)漈頭村,通過“借租買贈”等方式收儲保護,先后耗資上百萬元收藏古(文)物3萬多件(套),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在整理浩如煙海的館藏品時,一系列與吸食鴉片相關(guān)的工具,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而從《漈頭村志》的字里行間,他更是窺見了清代“叔侄兩進士”中侄兒張正元因吸食鴉片,在殿試的關(guān)鍵時刻毒癮發(fā)作,與狀元失之交臂的悲情故事。
這一發(fā)現(xiàn),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張書巖心中激起層層漣漪。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歷史反面教材,是警示世人遠離毒品的鮮活例證。于是,他主動出擊,奔走于屏南縣公安局、禁毒辦之間,提出用實物和真人真事創(chuàng)辦禁毒警示教育基地的設(shè)想。
2020年12月23日,“屏南縣禁毒警示教育基地”正式在福建省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掛牌成立?;乩镎钩鰪堈慕涠驹娫~冊、象牙鴉片槍、青銅鴉片鍋等吸制鴉片工具,以及因吸毒而變賣財產(chǎn)留下的田地契、房產(chǎn)契、賣兒契、典妻契等。這些物件,無聲地訴說著吸毒帶來的慘痛后果。每一位走進基地的游客,看到這些,都深受觸動。為了增強警示教育效果,基地還配套安裝了投影設(shè)備和“吸毒后的你”模擬機等設(shè)施。自創(chuàng)建以來,已有7萬人次前來參觀,張書巖親自導覽解說超千場。
2022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屏南縣禁毒辦與張書巖攜手,將這張正元戒毒這一鮮活的歷史禁毒案例搬上了舞臺。經(jīng)過無數(shù)個日夜的反復打磨、精心雕琢,四平戲《狀元與鴉片》終于成功編成。該劇生動演繹了因吸毒而家破人亡的血淚史以及文人張正元因吸食鴉片而痛失狀元的教訓,警示著今人切勿重蹈覆轍。
為了守護青少年的未來,替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張書巖將毒品宣傳工作納入“社科普及宣傳周進校園、社區(qū)巡回展”重點內(nèi)容。連續(xù)9年,他牽頭舉辦“巡回展”,不辭辛勞地帶著禁毒宣傳展板和“吸毒后的你”模擬機,走遍全縣28所中小學校,發(fā)放自費印制的禁毒宣傳資料上萬份。
此外,張書巖還自費舉辦“禁毒宣傳觀后感”作文競賽,從1000多份稿件中精選出80多篇匯編成冊,作為獎品獎勵給入選學生和指導老師。2024年11月,他被全國中大城市社科聯(lián)工作會議主席團授予“全國社科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張書巖的禁毒事業(yè)并非孤軍奮戰(zhàn)。“我們是‘一人辦公,全家總動員’。”張書巖笑著說。如今,他的兒子、兒媳、孫子都積極參與到禁毒宣傳工作中,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為禁毒事業(yè)貢獻力量。
“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作為老黨員,只要還走得動、講得出,我就要把禁毒的警鐘敲下去。”張書巖眼神堅定。如今,他正伏案編纂《要幸福 莫沾毒》禁毒主題剪紙、拓片集,還計劃開展屏南方言講禁毒故事活動。這位七旬老人用行動證明:禁毒不僅是職責,更是融入血脈的使命。相信在無數(shù)像張書巖這樣的禁毒衛(wèi)士堅守下,“綠色寧德,無毒閩東”的美好愿景終將照進現(xiàn)實。
來源:閩東日報·新寧德客戶端記者 黃楚妍
編輯:藍青
審核:劉寧芬 周邦在
責任編輯:藍青
(原標題:“最美禁毒人”張書巖:銀發(fā)執(zhí)炬 丹心燃亮無毒路)